温馨提示: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,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。

昆曲《玉簪记》 [已过期]

演出场馆:正乙祠戏楼

演出时间:

2017-12-14 19:30 2018-11-10 19:30

演出票价:

280元 380元 480元 520元 680元 798元 880元
1:本站只提供演出相关信息介绍,购票请到正规渠道购买,敬请谅解!

演出介绍

昆曲玉簪记  票价说明:520元(280*2)、798元(480*2)

  剧目简介

高濂的《玉簪记》是写女尼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:南宋初年,开封府丞陈家闺秀陈娇莲为避靖康之乱,随母逃难流落入金陵城外女贞观皈依法门为尼,法名妙常。青年书生潘必正因其姑母法成是女贞观主,应试落第,不愿回乡,也寄寓观内。潘必正见陈妙常,惊其艳丽而生情,经茶叙、琴挑、偷诗等一番进攻,终于私合。而陈妙常也不顾礼教和佛法的束缚与潘必正相爱并结为连理。

明代戏曲作家、著名藏书家高濂的《玉簪记》,被誉为传统的十大喜剧之一。主要是脱胎于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《萱草堂玉簪记》,并在明无名氏杂剧《张于湖误宿女贞观》和明《燕居笔记》中的《张于湖宿女贞观》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。

  演出亮点

大师传承:《玉簪记》,此剧是两位主演磕头恩师张静娴和岳美缇的代表作,两位老师是一级昆曲大师,在此剧中担任艺术总监。

造型复古:整部剧造型别具一格,陈妙常效仿清代《同光十三绝》中陈妙常造型而来。

音乐扣题:整部剧音乐部分都以佛教音乐作为基础进行变奏改编,烘托气氛。

场景古朴:无布景,一桌二椅,更显昆曲古雅朴素和演员表演功力。

故事精炼:取整剧之精华,演出时长2小时内,完整讲述二主人公爱情故事。

  演出团体

北方昆曲剧院介绍:

北方昆曲剧院成立于1957年6月22日,地处中国北京,是中国专业昆曲表演艺术团体之一。

50年来,剧院以保护、继承、发展、革新昆曲艺术为根本宗旨;以古今相因、革故鼎新为艺术创作思路;以弘扬北昆之豪放,取法南昆之绵长为艺术特色,传承,整理、改编、移植、新创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的传统戏、新编历史戏和现代题材的剧目,培养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优秀专业昆曲演员,能够承担各类昆曲剧目的创作和演出。

观其复:

名出《道德经》"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"本意是为"万物相并发作,我乃观其复归。"

今按本意,并有伸发。要我同仁之旨,概"以(昆曲)'复归'正本清源之法,更达'万物生发并作'之意"。以史观之,以实按之,古今中外戏剧,未有如昆曲之诸般皆备,如万物相生者。各张其道,各法其法。要非昆曲本色。各尊其道,并生互作,综为"合美"。实其可待也。

  主创介绍

原著:(明)高濂

艺术总监:张静娴、岳美缇

剧本整理:王焱

导演:张鹏

视觉总监:冯海

音乐作曲:王天赐

部分唱腔作曲:邢骁

唱腔配器:邢骁

造型设计:李学敏

灯光设计:管艾

服装顾问:王奇

演员:邵天帅 翁佳慧 白晓君 袁国良 张暧 田信国 王怡

昆曲玉簪记 敬请期待!

温馨提示:1.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,1.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。

场馆介绍
北京正乙祠戏楼,原为明代古寺,清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,至清康熙四十九年(公元1710年),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,内建戏楼,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,至今,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... ... 更多介绍
场馆地图
前门西河沿街220号
乘地铁或14、15、22、25、44、45、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,南新华街路东
正乙祠戏楼